“望其项背”追得上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一道与成语有关的题目难倒了不少学生。题目是这样的:“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
B球队望其项背。”很多学生看到这道题时一头雾水,考完之后查了词典才明白自己判断错了。
“望其项背”出自清代汪琬的《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意思是说,其言论很精彩,后代文人不能超越。但是,单是“望其项背”就能表示出别人无法超越吗?
从“望其项背”这个词本身来看,“项”是“颈项”,而“背”,就是“脊背”的意思。既然能够看得到对方的颈项和脊背,那么就肯定离得不是很远。比如摩托车拉力赛上,后边的运动员如果能看到对方,那么距离就很近;相反,如果连前边的人都看不到,那就相距很远了。所以,“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说还可以看得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上述高考语文卷子上那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成都五牛队实力很强,别的甲B球队无法相比”,但用上了“望其项背”后,表达的意思却成了“别的甲B球队可以赶得上”了,这当然跟句子原来的意思相悖。
需要注意的是,“望其项背”这个词一般多用为否定意义的句子,如“不能望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非……所能望其项背”。如果使用者不小心的话,很容易把这个词用反的。例如:“尤文图斯夺冠几乎已经成为传统了。像AC米兰、国际米兰及罗马这些球队,只能望其项背。”
“叹为观止”是赞叹
新浪网在2005年10月份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中国国民党一百年来因为坚持独裁导致衰落的历史事实。文章写得很好,但是也出现了错用词语的失误。比如在介绍到国民党因为独裁导致贪污成风时,作者写道:“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贪污腐败,使国民党民心尽失。”这句话中,“叹为观止”显然用错了。
“叹为观止”一词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出自吴国公子季札之口。在历史上,季札是一位有名的贤人。季札善外交,喜音乐,德才兼备。吴王寿梦欲将王位传给他,他不肯接受,后来,哥哥余昧又要传位于弟,季札仍推让。季札主张罢兵安民,结交诸侯,于是余昧就拜季札为相,让他出使各国。
季札出使鲁国时,观赏鲁国音乐舞蹈,对各种舞乐作出了不同评价。当他看到跳《韶箭》舞时,断定这是最后一个节目,并由衷地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意思是舞乐好到了极点,我们就看到这里吧。后来人们就用“观止”一词来赞叹所看到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没有更好的地步,是褒义词。
如今,“叹为观止”这个词语用错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把这个成语理解为“到了极点”,当贬义词用,显然不妥当。上文中那个句子,就是因为这样而产生错误的。再举一个类似的错句:“为了骗取扶贫资金,这些村干部居然使出了各种办法,其行为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一种错误用法是,没有区分主语是人还是物。如果主语是人,就要用“叹为观止”;如果主语是物,就要用“令人叹为观止”或者是“让人叹为观止”。错误的例句如:“她的舞蹈动作优雅,表现力强,叹为观止。”
“罄竹难书”记罪行
据报道,某日,陈水扁到台湾海滩捡拾垃圾。在煞有介事地捡满一袋垃圾后,陈水扁发表感言,他说:“有很多我们的志工团体,不管是政府代表或者是民间企业帮忙等等,这些都是罄竹难书,非常感人的成功故事。”陈水扁贬词褒用已令人汗不敢出,孰料,后面还有更可笑的事情。为了替主子挽回点面子,充任台湾“教育部长”的杜正胜在接受质询时,对于罄竹难书作了如下“精彩”的解释:“罄是用尽,竹就是竹片,是在纸张发明前的书写工具,难是难以,书就是书写,翻成今天现在的话,就是用尽所有的纸也写不完,也就是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如果说陈水扁错用成语已是失误,而杜正胜的曲意回护则简直是指鹿为马。
一般认为,罄竹难书是个贬义词。意为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拿来书写,也难以写尽。根据约定俗成,在汉语语境之中,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灾乱异象极多,无法一一记载。
罄竹难书出自《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汉书・公孙贺传》也有相近的说法:“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旧唐书・李密传》也用过相同的意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后世因此以“罄竹难书”形容人的罪状之多,难以写尽。
因此,单纯从字面意思来说,杜正胜对于“罄竹难书”的解释当然不算太错,但结合千年的汉语传统,这样的解释却是失之千里。
“明日”黄花非“昨日”
在报刊、杂志和网络上,总会发现“昨日黄花”一词。比如:“同仁堂的百年盛誉会否成为昨日黄花?”又如:“美网球迷爱红颜昨日黄花遭冷落”。还有:“多彩台历走俏挂历已是昨日黄花”。不由得纳闷,明明是“明日黄花”,怎么变成了“昨日黄花”了?
所谓“明日黄花”,出自北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意思是说,重阳节过后,金黄的菊花便将枯谢凋败,到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可以玩赏的了。除此之外,苏东坡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中又用了一次:“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同样一句话,苏大学士用了两次,可见他对这句话比较满意。后来,人们就把“明日黄花”比喻为过时的事物。宋代胡继宗《书言故事・花木类》就称:“过时之物,曰:明日黄花。”
那么,既然这句话很多人知道,为什么还会有人犯错呢?莫非仅仅是按照日常生活知识来判定,觉得“昨日”比“今日”更能表示“过时”的意思?我们不如再把问题的本质转回苏轼所作的诗词本身。从逻辑上讲,菊花今天开得很好,但是明天和后天会不会没有变化?花期再长,花儿终究是要凋败的;而过了今日才是明日,花当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不鲜艳了。如果是“昨日黄花”的话,那“昨日”花还没有开呢?何来今日凋谢?
其实,苏轼在诗词中反复用“明日黄花蝶也愁”,他的意思是:看到菊花那样,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菊花一样已经过时了,这实际上是表达了一种迟暮不遇的心态。了解了这点,也许就很容易记住“明日黄花”了。
万人空巷“坑”万人
1997年高考语文题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是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相当多的考生几乎不假思索,就作出了肯定判断,结果统统为此丢了3分。宝贵的3分,对某些考生来说,也许因此上不成了大学!不禁令人喟叹:这“万人空巷”真是“坑”了万人!
关于“万人空巷”成语的最早例证,一般都引自苏东坡的《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之四:“天台桂子为谁香,倦听空阶夜点凉。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从东坡诗来看,“万人空巷”指的是为了看钱塘大潮,当时的杭州城内各个里巷内的人,全部都走空的盛况,即“倾城而出”的意思。学生们把这样一个形容词理解为人人都在家里呆着,南辕北辙,该扣分,但这能怪万千学子吗?
对于“万人空巷”,我们先看一下词典的解释。
《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释作“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而《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解释为――“指众多的人都出来了,致使小巷都空了”;《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释作“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街道空荡荡的”,《辞海》则释作“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
上述词典,都把“巷”释作“街巷”或“街道”。其实这是误解。
“胴体”如何成“裸体”
时下,在形容女性的裸体时,除了极少数用“玉体”之外,很多时候都用“胴体”一词,且多有狎亵之意。虽然很多人也曾经对错用这个词语的现象进行了批评,但似乎是并没有阻止“胴体”的滥用。
关于“胴体”一词的本意,现在看到的所有的词典都没有标出“女性裸体”的义项。《辞源》中的解释为“屠体,家畜屠宰后的躯干部分”。而《现代汉语词典》中虽然在解释“胴体”时有“指人的躯体”的义项,但是第一义项却是“躯干,特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如此看来,“胴体”虽然有时也可以指“人的躯体”,但和“女性的裸体”却没有任何直接的语义关系的。而且,在词源学的意义上,用“胴体”来形容女性身体,也明显带有一定的侮辱意味。然而很多时候,许多人并没有真正弄清该词的基本意思,却在乐此不疲地用着这个词来形容女性的身体。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没有人体美的空间,因而相应的词语也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相关概念也少得可怜。于是,“胴体”也就越俎代庖,登堂入室,渐渐成了“裸体”的代名词,成了女性裸体的代名词,最后,该词里居然含有了比“女性裸体”更丰富的意蕴。真应了鲁迅曾经指斥过的一种思维惯性:中国人一见短袖……立刻想到“全裸体”,及生殖器、及性交。
因此,我们说,“胴体”不是不可以用来代指“人的躯体”,只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应该知道这个词最基本的意思是特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这个词和女性裸体的妖娆、激情、曼妙、动感无关,它直接指向的是血淋淋的屠宰场景。
“梅开二度”实在冤
在旧书摊上,经常会看到一些不健康的读物。在这些低级读物中,常常会引用一些诗句或者是成语,来代替难以启齿的内容,让这些诗句或成语蒙受了不白之冤。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梅开二度”这个词语。这个原本“清白”的词语,因为在那些书刊中多用于男女之事,表示男女一夜之间再度欢好,很少在雅致场合中使用。
“梅开二度”之所以遭受不白之冤,在于忽视了这个词背后的一段伤心故事。“梅开二度”来自一出戏曲《二度梅》,其中的主人公梅良玉的父亲被奸臣陷害,他侥幸被人救出并送到其父好友陈日升家寄居。陈日升视梅良玉如同己出,常带他在自己花园的梅树前拜祭故友。梅良玉也不辜负其厚爱,发誓要苦读诗书,决心考取功名,出人头地,将来好为父报仇。
一日,盛开的梅花被夜晚的风雨吹打得凋谢了。陈日升带着梅良玉诚恳地再拜,祈求让梅花重开。诚心感动了天地,结果真的满园芬芳,梅开二度!这是个吉兆,梅良玉最终学成进京,中了状元,还和陈日升的女儿结为琴瑟之好。
如此可见,“梅开二度”原本表达的意思是好事再现,并没有不健康的义项,更没有“男女再度欢好”的意思。看来,这些庸俗用法实在是冤枉了这个“清白”的词语。
“倒楣”原来非“倒霉”
“倒楣”当然不是好事。
“倒楣”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太长。据考证,该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因袭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成为当时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门路。因此,科场之内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虽然明朝有相对完善的监考制度,但照样无法阻止愈演愈烈的作弊之风。一般的读书人要想在科考中有所斩获就显得至为不易。为了求个吉利,同时更是为了给要上考场的读书人以心理安慰,在临考之前,有考生的家庭一般都会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以此为考生打气壮行,时人称这根旗杆为“楣”。
依据当时的惯例,揭榜之时,谁家的学子榜上有名,原来自家门前的旗杆可以照竖不误,如果不幸失利,该考生的家人往往就会把自家的旗杆放倒撤去,叫做“倒楣”。后来,这个词被愈来愈多的人用于口语和书面,直到现在。值得一提的是,在运用这个词语过程中,人们常把这两个字写作“倒眉”或“倒霉”,这当然是语言发展演变的缘故。
东西缘何称“东西”
日常生活中,“买东西”已经成了人们购买物品的代名词。那么,为什么只有“东西”而没有“南北”?其实古时已经有人问到这个问题了。
中国古代的术数用金、木、水、火、土推算相互生克的道理和运势,这“五行”又和东西南北中这“五方”相配,测出古今变革、人生命理、万事冲撞及依附的关系。
据说,宋朝的理学家朱熹好学多问,在未出仕前,家乡有叫盛温和的好友,此人亦是博学多才的人。有次两人在巷子里遇到,朱熹问道:“你提着篮子去干什么啊?”盛温和幽默地回答:“去街门买东西。”当时还没有“东西”这一说法。朱熹不解地问:“买‘东西’?这是什么意思?为何不买‘南北’?”盛温和并没有直接解答,笑着回敬说:“真不明白?你这位大学问家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你把五行和五方对照一下就会明白了。”
朱熹想,“东”即“木”,代表一切植物,如花草、树木等;“西”为“金”,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如金银铜铁等;“南”属“火”,“北”乃“水”,“中”属“土”,代表一切一切有用的物质。朱熹很快就明白了,原来盛温和是用了诙谐的语言说,上街去买金木之类可装入篮子的物品,若说“南北”就不对了,篮子里怎么可以装水和火呢?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说法。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叫龚玮的学者则认为,在东汉时期,商贾大多集中在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俗语有“买东”、“买西”,即到东京、西京购货。久而久之,“东西”就成为货物的代名词。“买东西”就这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用语中。
如今,网络上还流行一个同“东西”意思相同的词语:“东东”。大概是听起来比较可爱吧,所以在网上越来越多的人说起了“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