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二苏的解释
二苏èr sū
词典解释

1.指后汉苏章与苏不韦。

2.指北周苏亮与苏绰。

3.指宋苏轼与苏辙。

4.指宋苏轼与苏舜钦。


后汉:

①东汉。

②五代之一,公元947—950,刘知远所建。参看〖五代〗。

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9)北宋诗人。字子美,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景年间进士。做过县令等小官,后任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被诬革职,隐居苏州沧浪亭以终。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重要作家。有《沧浪亭记》等名篇。有《苏学士文集》。

北周:

北朝之一,公元557-581,鲜卑人宇文觉所建。参看〖南北朝〗。

苏辙: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年间进士。官至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后被贬,晚年定居颍川,号颍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有《栾城集》。

苏轼:

苏轼(1037苏轼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605次)
与“二苏”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二苏”相关的词语
与“二苏”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