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匡围的解释
匡围
词典解释
孔子周游列国,在匡地遭到围困。后泛指好人被围困。
- 好人:
①品行好的人;先进的人:好人好事。
②没有伤、病、残疾的人。
③老好人:她只想做个好人,连说句话也怕得罪人。
- 围困:
包围使困在里面出不来:全村老幼都被洪水围困在山头。
-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
- 周游列国:
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阅读(1546次)
与“匡围”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匡围”相关的词语
与“匡围”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