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棕树的解释
棕树zōng shù
词典解释

1.亦作“?树”。

2.棕榈的通称。

[palm tree] 棕榈的通称


通称:

1.通常的称呼。

2.一般的说法。

棕榈:

又称“棕树”。单子叶植物,棕榈科。常绿乔木。树干直立,不分枝。叶大,簇生在茎顶。叶鞘分裂成棕褐色纤维状毛,叫做“棕衣”。棕衣可制绳索、毛刷、地毯、蓑笠、床垫等。树干可作亭柱、栏杆等。叶柄基部棕毛、叶和果实,是传统中药。

(樹)shù ㄕㄨˋ

◎ 木本植物的通称:树木。树林。树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 种植,培育:树艺(“艺”,种植)。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 立,建立:树立。树敌。

◎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树梅花。

◎ 姓。

zōng ㄗㄨㄥˉ

◎ 〔棕榈〕常绿乔木,茎直立不分枝,叶大,木材可制器具,通称“棕树”。

◎ 〔棕毛〕棕榈叶鞘的纤维,简称“棕”,如“棕绳”,“棕绷”,“棕帚”,“棕编”。

◎ 〔棕熊〕哺乳动物,体大,毛棕褐色。掌和肉可食,皮可制皮褥,胆可入药。亦称“马熊”、“罴”;通称“人熊”。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2187次)
与“棕树”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棕树”相关的词语
与“棕树”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