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熊骑的解释
熊骑xióng qí
词典解释

隋炀帝禁卫军名。


禁卫军:

保卫帝王或京城的军队。

隋炀帝:

隋炀帝(569-618)即“杨广”。隋朝皇帝。初封晋王。公元600年,以阴谋取代兄杨勇为太子。604年杀父(文帝)即位。征发几百万民工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开辟驰道。又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繁重的徭役和兵役激起各地农民大起义,致使隋朝统治土崩瓦解。后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禁军将领缢死。

(騎)qí ㄑㄧˉ

◎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骑马。骑射。骑兵。骑者善堕(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喻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

◎ 兼跨两边:骑缝盖章。

◎ 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坐骑。

◎ 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旧读):轻骑。铁骑。车骑。

◎ 一人一马的合称(旧读):千骑。千乘万骑。

xióng ㄒㄩㄥˊ

◎ 哺乳动物,体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树,种类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熊(即“黑熊”)。熊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贵食品)。熊胆(熊的胆,可入药)。熊包(喻无能的人,废物)。

◎ 方言,指斥责:挨了一顿熊。

◎ 姓。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203次)
与“熊骑”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熊骑”相关的词语
与“熊骑”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