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七臣的解释
七臣qī chén
词典解释

1.《孝经.谏诤》:“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郑玄注:“七人谓三公及左辅﹑右弼﹑前疑﹑后丞。”唐玄宗注:“争谓谏也。”后以“七臣”泛指谏臣。

2.七种人臣。即法臣﹑饰臣﹑侵臣﹑谄臣﹑愚臣﹑奸臣﹑乱臣。

3.七位人臣。


不失:

1.不偏离;不失误。

2.不遗漏;不丧失。

3.还算得上;不愧。

谏诤:

〈书〉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劝人改正。

左辅:

汉三辅之一左冯翊的别称。因在京兆尹之左(东)得名。后世亦称京东之地为“左辅”。

争臣:

能直言诤谏的大臣。争,通“诤”。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431次)
与“七臣”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七臣”相关的词语
与“七臣”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