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象山学派的解释
象山学派xiàng shān xué pài
词典解释

南宋陆九渊(自号象山翁,学者称象山先生)创立的主观唯心主义学派。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和“心即理也”等命题,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并和程朱派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抗衡。这派学说继承者有陆的弟子杨简﹑曹建﹑袁燮﹑舒璘等以及明代的陈献章﹑湛若水,至王守仁有进一步发展,合称“陆王学派”。


便是:

1.即是,就是。

2.即使;纵然。

3.用于句末,表示肯定语气。

4.只因为。

5.正是。

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一个派别,主张有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精神 ’或‘理’,认为物质世界是这种‘精神 ’或‘理’的体现或产物。

客观世界:

与“主观世界”相对。哲学上指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存在:

1.指事物持续地占据着时间和空间;实际上有。

2.泛指各种事物或现象。

3.哲学上指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世界。

4.指举止行为。

程朱:

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的合称。因他们三人提倡性理之学﹐成一学派﹐故后人以“程朱”代指这一学派。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982次)
与“象山学派”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象山学派”相关的词语
与“象山学派”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