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禁从的解释
禁从jìn cóng
词典解释

帝王侍从。特指翰林学士之类的文学侍从官。


特指:

[认为某些事物所属的] 指定范围或角色。

侍从:

1.随侍帝王或尊长左右。

2.随从伺候之人。

3.宋代称翰林学士﹑给事中﹑六尚书﹑侍郎为侍从。

翰林学士:

官名。唐玄宗开元初以张九龄﹑张说﹑陆坚等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德宗以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亲近顾问兼秘书官,常值宿内廷,承命撰拟有关任免将相和册后立太子等事的文告,有“内相”之称。唐代后期,往往即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学士仍掌制诰。清代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其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清末复置翰林学士,仅备侍读学士的升迁。

帝王:

①君主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②帝和王。即君主国的最高统治者和最高封爵:帝王将相。

文学:

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650次)
与“禁从”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禁从”相关的词语
与“禁从”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