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传衣钵的解释
传衣钵
词典解释
谓传授佛法。衣,袈裟;钵,食具。佛教禅宗自初祖至五祖皆以衣钵相传,作为传法的信证,六祖以后不再传。后亦泛称师徒传授继承。
- 袈裟:
梵文的音译。原意为“不正色”,佛教僧尼的法衣。佛制,僧人必须避免用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而用似黑之色,故称。原译作“毠?”,晋葛洪撰《字苑》改从衣作袈裟。
- 传授:
教给别人(知识、技艺等):传授经验。
- 初祖:
1.始祖。
2.佛教称某一宗派的开创者。
3.泛指创始人。
- 佛法:
①佛教的教义。
②佛教徒和迷信的人认为佛所具有的法力。
- 衣钵相传:
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阅读(2024次)
与“传衣钵”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传衣钵”相关的词语
与“传衣钵”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