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魏孝文帝改革的解释
魏孝文帝改革
词典解释
北魏孝文帝(471-499年在位)进行的政治改革。孝文帝五岁即位,其祖母冯太后临朝,颁行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等。孝文帝亲政后,将国都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继而禁鲜卑语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改胡服为汉服,仿南朝典则定官制朝仪。这些改革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北方的统一。
- 当时:
1.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昔时。
2.指当时的人们。
3.指在位的皇帝。
4.正当青春之时。
5.官名。黄帝置﹐执掌天时。
- 这些:
1.指示较近的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人。
2.指代比较近的处所。
3.犹言这么一点点大。
- 通婚:
互相结成姻亲:不与外族通婚。
- 亲政:
幼年继位的帝王成年后亲自执政:两宫皇太后归政,穆宗行亲政典礼|皇帝年在襁褓,未任亲政。
- 汉语:
汉族的语言,是我国的主要语言。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普通话。参看〖普通话〗。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阅读(1916次)
与“魏孝文帝改革”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魏孝文帝改革”相关的词语
与“魏孝文帝改革”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