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二十四时的解释
二十四时èr shí sì shí
词典解释

1.即二十四节气。

2.指一日的时数。古以地支分一日为十二时,每时又分“初”﹑“正”(如子初﹑子正)。参阅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四时》。


一日:

1.一昼夜;一天。

2.一个白天。

3.犹昨日。

4.某日,过去的某一天。

5.他日。指将来的某一天。

6.整天;成天。

7.副词。一旦。表示忽然有一天。

8.副词。一旦。表示如果有一天。

9.谓短暂;一时。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也叫“岁阴”。传统用做表示次序的符号。参见“干支”。

二十四节气:

指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

参阅:

1.参与校阅。

2.参看。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2616次)
与“二十四时”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二十四时”相关的词语
与“二十四时”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