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十七帖的解释
十七帖shí qī tiè
词典解释

草书碑帖。东晋王羲之书。唐太宗集所藏王羲之草书书札二十八通,付弘文馆摹刻而成,因第一帖首行有“十七”二字,故名。书法体势纵横,神采飞动,为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历代翻刻颇多,今存宋拓本。


书札:

书信: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一帖:

1.药一剂称一帖。

2.指一帖药。

3.古代科举考试的一条试题。

4.一幅字帖。

5.犹一盏。

纵横:

①交错:电线纵横密布。

②奔放,驰骋,无阻碍无拘束:笔意纵横|铁骑纵横。

③合纵连横,战国时期策士游说诸侯的政治主张:纵横计不就。

历代:

①过去的各个朝代:历代名画。

②过去的许多世代:历代务农。

③经历各个时期:这里的珍珠养殖业历代不衰。

碑帖:

石刻、木刻法书的拓本或印本,多做习字时临摹的范本。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2225次)
与“十七帖”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十七帖”相关的词语
与“十七帖”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