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潭帖的解释
潭帖tán tiè
词典解释

1.亦称“长沙帖”。

2.汇刻丛帖。北宋庆历间刘沆帅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时,命僧希白摹刻。计十卷。以《淳化阁帖》为底本,增入晋王羲之《霜寒帖》﹑《十七帖》以及王蒙﹑颜真卿等帖。与《绛帖》齐名。因刻于潭州,故名。原石毁于南宋建炎年间,翻刻本很多。参阅宋郑兴裔《郑忠肃奏议遗集.淳化帖》﹑明陶宗仪《辍耕录.淳化阁帖》。


刻本:

用木刻版印成的书籍:宋刻本。

北宋:

朝代,公元960-1127,自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起,到钦宗(赵桓)靖康二年止。建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辍耕录:

全名《南村辍耕录》。笔记。元代陶宗仪作。三十卷。杂记宋末及元见闻琐事。涉及不少元代文学家、戏曲作家与演员事迹,兼有史料与文学价值。

奏议:

1.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条议其是非﹐谓之奏议。

2.文体名。古代臣下上奏帝王的各类文字的统称﹐包括表﹑奏﹑疏﹑议﹑上书﹑封事等。

汇刻:

汇集刊行。清顾修撰有《汇刻书目》。亦指汇集某类文章而刊行的书。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2020次)
与“潭帖”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潭帖”相关的词语
与“潭帖”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