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寄学的解释
寄学jì xué
词典解释

1.古指在州县官学就学的外地士人。

2.明代童生,通过捐纳或经提学考试核准,而取得同秀才同等的待遇,称为“寄学”。


童生:

未考取秀才的读书人:那胡老二原是个老童生,于诗词上还有些灵性,只是屡试不中,如今也歇了这科举的心。

核准:

审核后批准:施工计划已经审计部门核准。

称为:

1.叫做。如:商品的普通销售价格称为市价。

2.用明确的名称、术语或措词把…叫做。如:这四部分在图上被称为A,B,C和D。

就学:

旧指学生到老师所在的地方去学习,今指进学校学习:就学于北京大学。

捐纳:

捐资纳粟换取官职﹑官衔。此制起于秦汉,称纳粟。清中叶后大盛,称为捐纳。朝廷视为正项收入,明订价格行之,加剧吏治腐败,成为一大弊政。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550次)
与“寄学”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寄学”相关的词语
与“寄学”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