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法曲的解释
法曲
词典解释
一种古代乐曲。东晋南北朝称作法乐。因其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原为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汉族的清商乐结合﹐并逐渐成为隋朝的法曲。其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至唐朝又搀杂道曲而发展至极盛阶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等。
- 西域:
汉代以后对今甘肃玉门关以西地区的通称。狭义指葱岭以东,广义泛指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乃至东欧、北非等地。
- 汉族:
我国人数最多的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
- 霓裳羽衣:
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
- 东晋:
朝代,公元317-420,自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起到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止。建都建康(今南京)。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阅读(1594次)
与“法曲”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法曲”相关的词语
与“法曲”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