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斥题的解释
斥题chì tí
词典解释

榱题。今称出檐﹐椽之伸出于屋檐下者。语本《孟子.尽心下》:“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


得志:

①实现志愿:少年得志|郁郁不得志。

②特指名利欲望等得到满足:小人得志。

孟子:

1.春秋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宋国子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杜预注:“子,宋姓。”孔颖达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孟子。”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

2.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属山东)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把治学和认识归结为找回散失本心的心性修养问题。他的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著作有《孟子》。

榱题:

1.亦作“榱提”。

2.屋椽的端头。通常伸出屋檐,因通称出檐。

心下:

1.心里,心中。

2.中医学指膈下胃脘的部位。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297次)
与“斥题”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斥题”相关的词语
与“斥题”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