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十行本的解释
十行本shí xíng běn
词典解释

指南宋时的《十三经注疏》木板刻本。每面十行,故称。


注疏:

1.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将十三经之汉注唐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

2.记述,记载。

十三经:

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其形成过程为:汉立《诗》《书》《易》《礼》《春秋》于学官,为五经;唐加《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为九经;至开成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宋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

十行:

《后汉书.循吏传序》:“其(光武帝)以手迹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后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诏书。

刻本:

用木刻版印成的书籍:宋刻本。

木板:

1.亦作“木版”。

2.片状之木。

3.特指刻有文字或图画的木制印板。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386次)
与“十行本”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十行本”相关的词语
与“十行本”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