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七书的解释
七书qī shū
词典解释

宋元丰间颁行的武学生应试必读的七种兵书。即《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又称“武经七书”。


学生:

①在学校肄业或在其他教育、研究机构学习的人。

②向老师或前辈学习的人。也用于弟子对老师或前辈的自称。

武经七书:

也称《武学七书》。宋代官方颁行的中国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收录中国古代七部著名的军事著作,有《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应试:

参加考试。旧时特指参加科举考试。

元丰:

宋神宗赵顼年号。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宋·苏轼《石钟山记》。

吴子:

1.对战国卫人吴起的敬称。

2.南北朝时北人对南人的蔑称。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2452次)
与“七书”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七书”相关的词语
与“七书”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