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渡江战役的解释
渡江战役dù jiāng zhàn yì
词典解释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双方和谈代表团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次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及华东、中原军区部队共约百万人,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下发起渡江战役。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战线上,兵分三路强渡长江。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大陆统治的覆灭。随后解放军占领武汉、南昌,攻克上海。至6月1日解放崇明岛,渡江战役结束。这次战役共歼国民党军四十三万余人,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进军:

军队出发向目的地前进:红军渡过乌江,向川滇边境进军ㄧ进军的号角响了◇向科学进军。

拒绝:

不接受(请求、意见或赠礼等):拒绝诱惑ㄧ拒绝贿赂 ㄧ无理要求遭到拒绝。

命令:

1.发令以使之。谓发令而使其做某事。现指上对下发指示。

2.帝王的诏命;朝廷的文书。后指上对下所发的指示。

江西:

隋唐以前,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有时又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

国内:

在特定的国家的内部。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2480次)
与“渡江战役”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渡江战役”相关的词语
与“渡江战役”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