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螳螂的解释
螳螂táng láng
词典解释

1.亦作“螗螂”。

2.即螳蜋。

[mantis] 螳螂属或者有关属(螳螂总科)的昆虫,具有长的前胸,取食其它昆虫,用前肢抱握好像念经但是对人类无害


螳蜋:

1.亦作“螳蠰”。亦作“螗蜋”。

2.昆虫名。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触角呈丝状﹐胸部细长﹐翅两对﹐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卵块灰黄色﹐称螵蛸﹐产桑树上名桑螵蛸﹐可入药。

láng ㄌㄤˊ

◎ 〔螳螂〕见“螳”。

◎ 〔蜣螂〕见“蜣”。

◎ 〔蟑螂〕见“ 蟑”。

◎ 〔蚂()螂〕见“蚂2”。

táng ㄊㄤˊ

◎ 〔螳螂〕昆虫,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如“螳螳捕蝉,黄雀在后”。俗称“刀螂”;简称“螳”,如“螳臂当车”(喻不自量力)。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2311次)
与“螳螂”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螳螂”相关的词语
与“螳螂”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