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解释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shàng hǎi gōng rén sān cì wǔ zhuāng qǐ yì
词典解释

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武装起义。第一次发动于1926年10月23日,参加人数二千余人;第二次发动于1927年2月22日,由工人总罢工转入武装起义,罢工人数达四十万。这两次起义都因准备不充分和条件不成熟被军阀孙传芳部队镇压。第三次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共产党人陈独秀、罗亦农、周恩来、赵世炎等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领导下,发动八十万工人总罢工,随即转为武装起义,经过三十小时的战斗,于22日晚占领上海,同时建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这次起义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建立人民政权的伟大胜利,也是世界工人阶级武装起义史上的一个光辉范例。


随即:

副词。表示情况跟着很快发生:种了树随即浇水|休息十分钟后随即上第二节课。

北洋:

清末指奉天(辽宁)、直隶(河北)、山东沿海地区。特设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

特别:

1.不一般,与众不同。

2.格外。

3.特地,特意。

4.尤其。

起义:

起兵反抗反动统治。也指敌方军队反正投诚:南昌起义|率部起义。

委员会:

1.政府部门或机关的称号。

2.政党﹑团体﹑机关﹑学校中的集体领导组织。

3.机关﹑团体﹑学校等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而设立的专门组织。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743次)
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相关的词语
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