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寒芦的解释
寒芦hán lú
词典解释

寒天的芦苇;干芦苇。


芦苇:

又称“芦”、“苇”。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多长在水边。地下有粗壮的根状茎。叶披针形,花紫色。是保土固堤植物。秆可造纸编席。花絮可填枕头。根状茎能入药。

寒天:

1.冷天;冬天。

2.清冷的天空。

lú ㄌㄨˊ

◎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芦花”、“芦根”、“芦笛”、“芦席”、“芦荡”;亦简称“苇”,如“芦丛”、“芦塘”、“芦箔”、“芦荡”。

◎ 姓。

hán ㄏㄢˊ

◎ 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 害怕:寒心。

◎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666次)
与“寒芦”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寒芦”相关的词语
与“寒芦”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