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笞杖的解释
笞杖chī zhàng
词典解释

指古代的笞刑与杖刑。


笞刑:

古代的一种刑罚。用荆条或竹板敲打臀﹑腿或背。

杖刑:

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杖作为刑种始自东汉。南朝梁武帝定鞭杖之制,杖以荆条制成,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北齐北周,将杖刑列为五刑之一。其后相沿直至清末。参见“五刑”。

古代:

①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②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zhàng ㄓㄤˋ

◎ 扶着走路的棍子:手杖。拐杖。

◎ 泛指棍棒:擀面杖。禅杖。

◎ 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杖脊。

◎ 古同“仗”,恃,凭倚。

chī ㄔˉ

◎ 用鞭杖或竹板打:鞭笞。

◎ 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笞刑。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3210次)
与“笞杖”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笞杖”相关的词语
与“笞杖”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