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古律尺的解释
古律尺
词典解释
古代以黄钟为度量衡的标准。相传黄帝时乐官伶伦造律尺,名古律尺,又名纵黍尺。以一粒秬黍的纵长度为一分,九分为一寸,九寸为一尺。参阅明朱载堉《律吕精义.内篇十》。
- 度量衡:
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度是计量长短,量是计量容积,衡是计量轻重。
- 标准:
①衡量事物的准则:技术标准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本身合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标准音ㄧ标准时。
- 一寸:
1.十分为一寸。引申为微少。
2.指心。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称。
3.指光阴。
- 律吕:
古代校正乐律的器具。共有十二个,从低音到高音依次奇数为“律”、偶数为“吕”,总称“六律六吕”,简称“律吕”。后也泛指音律或乐律。
- 一尺:
1.表度量。十寸为一尺。
2.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阅读(1476次)
与“古律尺”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古律尺”相关的词语
与“古律尺”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