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补子的解释
补子bǔ zǐ
词典解释

1.明清时官服上标志品级的徽饰,以金线及彩丝绣成。文官绣鸟,武官绣兽,缀于前胸及后背。

2.明清时于品服之外随时依景而制的徽饰。


前胸:

1.胸的前部,尤其是四足动物的。

2.昆虫胸部第一节或者前节,具有第一对足。

3.构成十足类的胸部的胸节或第七体节。

金线:

亦作“金缐”。

1.金丝线。

2.比喻初生柳条。

品级:

①古代官吏的等级:这畿尉品级虽卑,却是个刑名官儿。

②产品、商品的等级。

随时:

1.顺应时势﹔切合时宜。

2.任何时候﹔不拘何时。

3.随着季节时令。

4.跟随时俗。

丝绣:

唐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后因以丝绣图像或丝绣姓名表示仰慕爱重之意。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670次)
与“补子”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补子”相关的词语
与“补子”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