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科举制的解释
科举制kē jǔ zhì
词典解释

隋代以后各代选拔官吏的制度。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炀帝设进士科。唐代置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由皇帝临时下诏设科考试称制科,定期由吏部(后由礼部)主持的进士科为常科。宋代以后各朝的科举制只有进士科,考试都用儒家经义。明清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用八股格式,依据朱熹《四书集注》等书写文章。1905年废止。


九品中正:

指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维护世族特权的官吏选拔制度。代指等级制度。

八股:

即“八股文”。比喻刻板、空泛的文章、言论等。

格式:

一定的规格式样:公文格式ㄧ书信格式。

主持:

①负责掌握、处理:主持分配事宜。

②主张:主持公道。

制度:

1.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2.制订法规。

3.规定。

4.指规定品级的服饰。

5.制作。

6.谓制作方法。

7.规模;样式。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3917次)
与“科举制”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科举制”相关的词语
与“科举制”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