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方制的解释
方制fāng zhì
词典解释

谓方始制定疆域。《汉书.地理志上》:“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颜师古注:“方制,制为方域也。”王先谦补注:“《广雅.释诂》:‘方,始也。’言黄帝徧行天下,始裁制万里,区别州野。”后引申指疆域。


方始:

方才:斟酌再三,方始下笔ㄧ现在种的树,要过几年方始见效益。

引申:

由一事一义推衍而及他事他义:引申触类|引申义|联想引申|引申新说。

裁制:

1.裁剪制作。

2.泛指制作。

3.引申为炮制。

4.规模制式。

5.规划,安排。

6.制止;抑止。

7.制裁。

8.引申为约束;束缚。

区别:

区分;辨别。如:区别不同情况。如:区别。

不通:

1.阻塞;不通达。

2.不相往来。

3.不共同使用。

4.不明白;不了解。

5.谓学识浅陋。

6.谓文理悖谬不顺。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666次)
与“方制”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方制”相关的词语
与“方制”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