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翰林学士的解释
翰林学士
词典解释
官名。唐玄宗开元初以张九龄﹑张说﹑陆坚等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德宗以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亲近顾问兼秘书官,常值宿内廷,承命撰拟有关任免将相和册后立太子等事的文告,有“内相”之称。唐代后期,往往即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学士仍掌制诰。清代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其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清末复置翰林学士,仅备侍读学士的升迁。
- 批答:
君主对百官章奏书面批示答复。后多由专职大臣代行。
- 翰林:
唐以后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
- 诏书:
皇帝颁发的命令。
- 集贤:
1.聚集贤人。
2.集贤殿书院的省称。
- 宰相:
指中国封建王朝中的最高行政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辅佐皇帝总理国政,治理天下。但历代对此职的称呼及其所有的职权各有不同。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阅读(3830次)
与“翰林学士”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翰林学士”相关的词语
与“翰林学士”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