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无火的解释
无火wú huǒ
词典解释

1.没有火光。

2.指古寒食节禁烟火。

3.无烽火。谓边境安靖。


烟火:

①炊烟。借指住户人家:狗吠鸡鸣,烟火稠密。

②犹烽火。边境有入侵:北边又起烟火。

③指熟食:不食人间烟火。

④指后代继承者:四时祭扫,烟火不绝。

⑤也作“焰火”。烟火剂燃放时所发出的各种颜色的火花,有时即指烟火剂本身。有平地小烟火和空中大烟火两类。一般系包扎品,内装药剂。点燃后烟火喷射,呈各种颜色,并幻成各种景象。始于宋代。今又称“礼花”,为节日所常用。

寒食节:

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称介子推,之为虚词,子为敬称)。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烽火:

①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

②比喻战火或战争:烽火连天。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696次)
与“无火”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无火”相关的词语
与“无火”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