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三毒的解释
三毒sān dú
词典解释

佛教称贪﹑嗔﹑痴为三毒。


佛教:

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 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sān ㄙㄢˉ

◎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dú ㄉㄨˊ

◎ 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

◎ 害,伤害: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 凶狠,猛烈: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

◎ 恨,以为苦:令人愤毒。

dài ㄉㄞˋ

◎ 古同“玳”,玳瑁。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550次)
与“三毒”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三毒”相关的词语
与“三毒”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