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仁策的解释
仁策rén cè
词典解释

施行仁政的方策。


施行:

根据既定方针、办法、规章等做:按章施行|本条例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

仁政:

先秦时孟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强调以仁义道德原则作为统治施政的根据。要求统治者用道德来感化人民,并适当改善其生活,以得民心,统治天下。具体内容包括给农民以固定的土地,减轻赋税,设立学校,提倡孝悌等。这一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方策:

①办法;策略:谋求对付的方策。

②同“方册”。典籍。

cè ㄘㄜˋ

◎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 鞭打:策马。鞭策。

◎ 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 杖:策杖。

◎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 计谋,主意,办法: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 姓。

rén ㄖㄣˊ

◎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 姓。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181次)
与“仁策”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仁策”相关的词语
与“仁策”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