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陛长的解释
陛长
词典解释
汉时武官名。属虎贲﹐墨绶铜印﹐朝会时立殿中宿卫。
- 朝会:
谓诸侯﹑臣属及外国使者朝见天子。
- 铜印:
铜制的印章。官私皆用。官用代表一定的官阶。汉代禄六百石以上佩之﹐南朝诸州刺史多用铜印﹐唐诸司﹑宋六部以下用铜印﹐清府﹑州﹑县皆用铜印。
- 墨绶:
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后汉书.蔡邕传》:“墨绶长吏﹐职典理人。”后因以“墨绶”作为县官及其职权的象征。
- 宿卫:
亦作“宿衞”。
1.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
2.保卫,守护。
3.皇帝的警卫人员;禁军。
- 官名:
①旧时称在乳名以外起的正式名字。
②官衔。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阅读(1385次)
与“陛长”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陛长”相关的词语
与“陛长”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