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大蔟的解释
大蔟
词典解释
太蔟。十二律之一。
- 十二律:
古乐的十二调。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
- 太蔟:
1.亦作“太簇”。
2.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
3.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太蔟配正月﹐因以为农历正月的别名。
● 大
◎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大
◎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大
◎ 古通“太”。
◎ 古通“泰”。
● 蔟
◎ 蚕在上面做茧的东西,通常用稻草做成:蚕蔟。
◎ 古同“簇”,丛聚。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阅读(1534次)
与“大蔟”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大蔟”相关的词语
与“大蔟”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