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披缁的解释
披缁
词典解释
出家为僧尼。缁,缁衣,僧尼之服。
- 缁衣:
1.亦作“?衣”。
2.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
3.泛指黑色衣服。
4.《诗.郑风》篇名。《诗序》谓系赞美郑武公父子之诗;一说为赞美武公好贤之诗。
5.僧尼的服装。
6.引申指佛教。
7.借指僧人。
- 出家:
离家到寺庙或庵堂里为僧尼。
- 僧尼:
和尚和尼姑。
● 披
◎ 覆盖在肩背上:披星戴月。
◎ 穿戴:披挂。披甲。
◎ 打开,散开: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
◎ 劈开,裂开:竹竿披了。
● 缁(緇)
◎ 黑色:缁衣。缁帷。缁素(a.黑和白;b.借指僧人和俗人,因僧尼穿黑衣,而白衣是平常人穿的衣服)。缁黄(指和尚与道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阅读(1737次)
与“披缁”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披缁”相关的词语
与“披缁”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