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沈书浦的解释
沈书浦shěn shū pǔ
词典解释

原名石头津,又称石头渚。相传为晋殷羡(字洪乔)沉书之处,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西北赣江西岸。事出《晋书.殷浩传》:“洪乔为豫章太守,都下人士因其致书百余函。行次石头,皆投之水中曰:‘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


太守:

官名。战国时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时成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至隋初废州存郡,州刺史代太守。明清时专以称知府。

西北:

一般指陕西、甘肃、青海三省和宁夏、新疆两自治区。

人士:

1.有名望的人。旧时多指社会上层分子。

2.现泛指有一定社会地位或在某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

3.指文人,士人。

4.民众。

赣江:

江西省最大河流,注入鄱阳湖,长江中游重要支流,长758公里,流域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

石头:

1.石;石块。

2.见“石头城”。

3.古地名。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北。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2545次)
与“沈书浦”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沈书浦”相关的词语
与“沈书浦”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