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鳣堂的解释
鳣堂shàn táng
词典解释

《后汉书.杨震传》:“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后因称讲学之所为“鳣堂”。


卿大夫:

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地位次于诸侯。接受国君封于的都邑,世袭对都邑的统治权。服从君命,对国君有定期纳贡赋和服役的义务。

堂前:

1.正房前面。

2.正厅。

3.代指母亲。

都讲:

1.古代学舍中协助博士讲经的儒生。选择高材者充之。

2.魏晋以后,佛家开讲佛经,一人唱经,一人解释。唱经者称都讲,解释者称法师。

3.谓演兵讲武。

讲学:

公开讲述自己的学术理论:应邀出国讲学ㄧ他在这里讲过学。

后汉书:

书名。纪传体东汉史。南朝宋范晔著。全书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记载自公元23年至220年间的历史,叙事喜以类相从。为研究东汉史的重要资料。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2131次)
与“鳣堂”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鳣堂”相关的词语
与“鳣堂”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