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敷于散的解释
					敷于散
					词典解释
					魏晋时期中药名。相传用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调和而成。
- 调和:
- ①协调;和顺:画面不太调和|雨水调和。 - ②和解;不对立:没有调和的余地。 
- 干姜:
- 晾干的生姜块茎。中药的一种。 
- 麻仁:
- 大麻种子的仁。可以榨油,又供药用,是轻泻剂。 
- 时期:
- 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时间。 
- 细辛:
- 又称“莘”。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的通称。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长,有芳香。花钟形,紫色。广布于中国各地。全草可入药,能治风寒头痛、痰饮咳喘等。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阅读(3078次)
					
					与“敷于散”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敷于散”相关的词语
					与“敷于散”相关的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