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南北宗的解释
南北宗nán běi zōng
词典解释

1.我国佛教禅宗的两个派别。佛教禅宗自五祖弘忍之后,分为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慧能所创,主张“顿悟说”,行于南方;北宗为神秀所创,主张“渐悟说”,行于北方。故有“南能北秀”﹑“南顿北渐”之称。后世南宗大行,分为“五家七宗”。参阅《坛经.顿渐品》。

2.道教全真道的南宗和北宗。金王重阳所传者为北宗,宋张伯端所传者为南宗。

3.我国山水画自唐以后的两种流派。南宗源于王维,重渲染而少钩勒;北宗源于李思训父子,重写实而多用重彩。其说始于明董其昌,有崇南抑北倾向。见《容台别集.画旨》。


两个:

两个钱的省称。指一些钱财。

顿渐:

佛教语。顿悟﹑渐悟或顿教﹑渐教的并称。

父子:

1.父亲和儿子。

2.古时亦称叔侄为父子。

南宗:

我国佛教禅宗﹑道教﹑山水画均有南宗﹑北宗之分。详“南北宗”。

流派:

指学术思想或文艺创作方面的派别。

试试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分享到: 更多
阅读(1579次)
与“南北宗”相关的字典解释
与“南北宗”相关的词语
与“南北宗”相关的成语